.

u0001李志u0001英u000

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 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5778562.html

“大雪”时节,山民李志英站在自家老宅前,曾一度冲动地想要砸碎那盘青石磨盘。他对此磨的怨恨已经深埋心底50余年。经过一番犹豫,他最终还是因为那是爷爷留下的老物件而作罢,只能无奈地卸下磨轴,将它推入土窑洞中,随后重重地摔门离去。

这种“恨”并非无的放矢。李志英,现年62岁,却在这盘石磨前度过了大半生。然而,在6年前,当他的家人迁出老村,搬入麟游县丈八镇曲家沟村那宽敞明亮的新居后,他终于摆脱了围绕石磨转圈的生活。曲家沟村,这个坐落于千山余脉之畔的古老村落,被四周的沟壑所环绕,被乡亲们戏称为“九沟十八岔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山外的世界已然焕发新颜,经济蓬勃发展。然而,曲家沟村却似乎被那崎岖的山路所束缚,犹如一根无形的麻绳,紧紧地“绑”住了村里户山民的脚步。这根麻绳的力量无比强大,甚至将贫困的阴影深深烙印在李志英的心中。

在李志英还是半大小子的时候,推磨便成为他每日放学后的首要任务。那三四百斤重的青石磨盘,以硬木为轴,沉重得连女人都难以推动。作为家中的独子,李志英不得不肩负起这份重任,日复一日,从无间断。

母亲身体瘦弱,无法推动磨盘,而父亲则早出晚归,忙碌于放羊养蜂和侍弄山坡田。由于土地贫瘠,一下雨便流失水土和养分,因此收成微薄。在风调雨顺的年份,一亩地也只能产出百十斤粮食,遇到灾年则更是颗粒无收。

李志英在推磨的过程中,手上磨出了血泡。母亲心疼他,在磨盘木把上缠上旧布,然而没多久就变成了破布条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踩出的土坎越来越高,父亲不得不一次次用土垫平。

少年时力气小,推几斤面便力竭。长大后,他虽能咬牙一次推磨二三十斤面,但这对一个家庭的口粮来说远远不够。为了减轻推磨的负担,他只能更加努力地推磨。

在空闲时,李志英跟随爷爷学习木匠手艺。他的手艺日益精进,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请他帮忙打家具、做木凳、上大梁。然而,尽管他的手艺得到了认可,但他却无法摆脱那盘青石磨的束缚。他深知,一旦自己离开,家中便无人能推磨。这种无奈与困境让他愤怒不已,曾一度想要砸碎那盘青石磨。在曲家沟村,推磨一直是李志英生活的一部分。他曾经无数次掰开山里的土块,感受着土地的饥渴;他也曾推动过沉重的石磨,那份麻木与恼恨交织的情感无法言喻。然而,他深知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困境,只能默默承受。

李志英也曾梦想过走出山沟,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新的生活。但现实是,搬到沟外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,更何况,那里并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。在无奈与绝望中,他只能选择继续推磨。

时间流转,李志英逐渐接受了命运的安排。他娶妻生子,承担起家庭的重担。推磨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仿佛是他命运的一部分。然而,当他步入中年,父母的衰老和孩子的幼小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推磨的重担。

幸运的是,随着年脱贫攻坚战的打响,李志英的生活开始发生转变。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的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sstx/89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