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皇帝对神算说等我返回皇宫,就把你处死神

古代不乏勤于政事的帝王,但像朱元璋、雍正这种玩命工作的皇帝屈指可数,他俩不知疲倦地工作,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,加班加点批阅奏折,一年之中休息不了几天。平心而论,皇帝也是肉体凡胎,好不容易坐上龙椅,偶尔享受一下生活无可厚非,毕竟身体不是铁打的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,劳逸结合才是最佳选择。每逢夏季,酷热难耐,现代人可以在屋里吹着空调,喝着冰镇啤酒,古人应该如何避暑呢?众所周知,清朝有一处避暑胜地,那就是专门为皇帝而建的承德避暑山庄。其实,不少皇帝都曾建造过避暑的行宫,用于躲避炎炎夏日,比如隋朝的仁寿宫。仁寿宫,坐落于陕西省麟游县,开皇十三年二月,隋文帝杨坚下令修建一座避暑宫殿,大臣不敢懈怠,调集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,昼夜不停施工,历时两年零一个月终于竣工。史书描述:“以轮汲水上山,列水磨以供宫内。”之所以选择此处,并非虽败而为之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。据记载,仁寿宫所处的位置,周边环境优美,即使在温度最高的三伏天,平均气温只有不到二十二摄氏度,确实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避暑宝地。仁寿四年,即公元年夏天,都城长安非常炎热,隋文帝跟往年一样,召集群臣开会,安排好相关事宜,准备前往百里之外的仁寿宫住上一段时间,入秋之后再回来。交代完所有事情,正当大臣们恭送皇帝出宫时,只见一人走出来,极力劝阻隋文帝,不让他去仁寿宫。《隋书》:“隋文帝欲幸仁寿宫,太翼谏阻,文帝不纳。”太翼是何人,隋文帝只是去避暑,又不是荒废朝政,也不是御驾亲征,他有什么理由阻止呢?太翼的全名叫章仇太翼,字协昭,河北沧州人,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,史书称他“七岁求学,日能诵数千言,州里奇之”。智商如此之高,倘若用心读书,考取功名犹如探囊取物,说不定可以成为王佐之才。但是,章仇太翼生性洒脱,把功名利禄视作浮云,根本不在乎名利。章仇太翼记忆力和领悟能力超强,几乎过目不忘,所以长大后博览群书,尤其喜欢研究占卜和相术方面书籍。俗话说,人怕出名猪怕壮,随着章仇太翼的名气越来越大,很多人慕名而来,有人想目睹其风采,有人想拜师学艺,也有人想请他占卜前程和命运。为了摆脱世俗的打扰,章仇太翼悄悄离开故乡,带着几个潜力不错的弟子,隐居在五台山。时光如逝,岁月如梭,一晃十八年过去了,但章仇太翼仿佛越活越年轻,精通道术和养生之道的他,健步如飞仙风道骨,本以为日后不会离开五台山,将终老于此,结果一道圣旨打破了他的心愿。原来,隋文帝听闻章仇太翼的传奇事迹,得知他隐居五台山,赶紧派人请他入宫,毕竟这样的奇才可遇而不可求。皇命不可违,章仇太翼前往长安城面圣,隋文帝龙颜大悦,与他秉烛夜谈。从此之后,章仇太翼经常和皇帝聊天,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,从不谈论军国大事,隋文帝对他非常信任。既然章仇太翼情商和智商都很高,明知隋文帝一心想去仁寿宫,为何他还执意劝阻呢?因为他把皇帝当朋友,通过占卜术,推算出隋文帝一旦前往仁寿宫,十有八九命丧于此。隋文帝未采纳其谏言,章仇太翼仍然不退下,坚持自己的观点。《隋书》记载:“太翼再三奏曰:臣愚岂敢饰词,但恐是行銮架不返。隋文帝大怒,将其拿下长安狱,言明期还而斩。”这两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,章仇太翼再三劝谏,隋文帝彻底被惹怒了,认为他在诅咒自己,命令侍卫把章仇太翼关入大牢,并极为生气地说:“等我返回皇宫,就把你处死。”望着隋文帝离开的背影,章仇太翼眼神空洞,并不在乎自己的命运,而是担心皇帝的安危,反复默念:“你回不来了,肯定回不来了。”到达仁寿宫没几天,隋文帝感觉身体不适,越来越严重,很快卧床不起,随行太医皆束手无策,。此时的隋文帝,后悔当初不听章仇太翼的劝阻,但世上没有后悔药。驾崩前,文帝告诉太子杨广:“章仇翼,非常人也。前后所言,未常不准。吾来日道当不返.今果如此,尔宜释之。”杨广铭记在心,亲自到牢里探望章仇太翼,下旨将他释放,并且留在身边,比父亲隋文帝更加器重章仇太翼。大业九年,隋炀帝巡视辽东,章仇太翼陪伴左右,进言:“黎阳有兵气。”意思是说,不久后会有人谋反。果不其然,数日后杨玄感起兵造反,隋炀帝惊讶不已,认为章仇太翼太牛了,于是屡次封赏。神乎其神的章仇太翼,在隋朝灭亡后消失了,没人知道他活多大,也没人知道他何时去世的,只给世人留下一段传奇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jbzs/87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