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宝鸡麟游支部书记产业田成了群众脱贫致

“前几年种玉米时一亩挣不到元,现在郭书记帮忙给我们种蔬菜,一亩地下来一年能收入多元。”“这几年村里蔬菜产业做得好,我把地全部流转了,门口这几亩零散的地不在规划片区内,跟着郭书记种点菜,还能再增加一笔收入……”6月3日一大早,宝鸡市麟游县酒房镇大庄村公路沿线的“支部书记产业田”里,村民陈书奎、黄存生一边给土豆浇水,一边聊着。放眼望去,河川里多亩的蔬菜产业田绿意盎然。“咱这菜品种好,不愁卖,成熟后由村上的陕西秦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统一收购,再有3个月,这些土豆就能挖了,完了还能再种一茬萝卜,地不闲人也不闲。”大庄村党支部书记郭俊祥一边查看地面湿度一边说道。郭俊祥(右一)指导贫困户陈书奎、黄存生进行田间作业郭俊祥所在的“支部书记产业田”是大庄村推行“支书带头+党员帮带+贫困户参与+企业服务购买”扶贫扶志的生动缩影。作为村支部书记,郭俊祥深知“帮困容易扶志难”,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,不仅要讲给群众听、更要做给群众看。为了让贫困群众转变发展观念,搭上村里蔬菜产业的致富快车,郭俊祥带头将村里10户贫困户的亩土地流转给自己,并带领村里4名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,通过组织贫困群众开展田间作业、与企业签订技术指导和种植收购协议等方式,彻底打消贫困群众心中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。郭俊祥说:“采取这种支书领着干、党员帮带干、群众跟着干、干群同致富的产业发展模式,既可以让群众参与,掌握蔬菜种植技术,又激发了大家自主发展产业的信心,还能让群众多一份收入。”在他的示范引领下,酒房镇7个村的支部书记每人都有种养殖产业项目,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较去年新增了亩,“支部书记产业田”彻底为贫困群众吃下了脱贫致富的“定心丸”。(杨雅芳)编辑:陈云哲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jbzs/6231.html